(2011年3月18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九届六次全委会,主要任务是贯彻市委八届九次全会和团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2010年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工作。市委十分重视此次会议,沈部长亲自到会并将作重要指示,各级团组织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团市委讲三点意见。
一、克服困难,努力工作,巩固扩大了好的工作势头
2010年,团市委在市委、团省委的坚强领导和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定信念,克服困难,努力工作,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团组织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在共青团“扩大影响、增强活力”上迈出新步伐,巩固和扩大了良好的工作势头。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巩固提升服务大局的工作品牌,进一步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开展省民族运动会志愿服务、实施“共青水池和民生工程”项目,为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两大品牌增了光、添了彩。民族运动会志愿服务是我市规模最大的一次赛会志愿服务活动,共青水池是近些年共青团运作资金规模最大的一个项目。两项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受到了党政领导好评。此外,在就创业和新媒体两个领域,市首届青年创业设计大赛取得了圆满成功,攀煤团委开展“安全飞信伴我行”得到了公司领导充分肯定。这些工作都让党政和相关群众感受到共青团的生力军作用,甚至有可能发展成为我们新的品牌工作。
二是在青年群体中影响扩大,对青年的吸引力不断增强。2008年我们开展手机建团工作以来,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力、影响力有了明显提升,而且一年比一年更大。2009、2010和2011年元旦的3次团购,金额分别达到60.2万元、166.7万元和242.6万元,3年实现了翻两番,参与人数也从最初90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近3万多人。在市区范围内一提共青团团购,很多人都知道并参与过。去年五四,我们还推出手机团委打折消费,现在有12205名团员青年申请并取得了消费打折认证资格,打折消费3380次,节约生活成本4万余元。
三是团的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基础工作有所改进。按照全团部署,我们加大了基层团建力度。新建126家非公企业团组织和13个驻外团组织,在5个乡镇(街道)开展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增配编制外团委副书记、委员27名。对全市团员基本信息重新作了摸底统计,培训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650多人次。同时,立足自身实际,开展探索创新。团省委把攀枝花确定为“手机建团”试点市,省内外越来越多的团组织学习借鉴攀枝花的做法开展“手机建团”。东区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公示,志愿服务规范化迈出步伐。新增仁和区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受援县。市政府向市少年宫拨款100万元,搁置两年多的消防安全工程得以启动。“务工青年留城计划”和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阵地建设纳入了市“十二五”规划,为今后加强基层团建和阵地建设开辟了空间。
去年是工作比较繁忙的一年,有不少新的工作任务,而且规模体量比较大,涉及方面比较多,持续时间比较长,难度系数比较高,工作要求比较严。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与市委的坚强领导、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大家的辛苦努力是分不开的。这里,我代表团市委向市委、市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大家致以诚挚的问候!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存在两类问题,不利于保持好势头。一类问题是近几年全委会提及的但是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阶段性问题,即:创新不够、落实不够、积累不够和小马拉大车。应当看到,近几年各级团组织共同努力,在解决这些问题上迈出了步伐,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真正解决、完全解决这些问题,还有不小的差距。推进问题解决的工作机制还有待建立健全。另一类是最近出现的或逐渐明显起来的问题。主要是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一些团干部开始有了松懈和畏难情绪。对于这两类问题,我们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准要害关键,不断强化措施,努力加以克服。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努力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共青团事业发展都开启了新的征程。攀枝花确立了五年实现“四个翻番”的目标,2010年全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会提出“力争到2012年底,使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得到根本改观”的攻坚任务。面临新的形势,全市团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八届九次全会和团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建设创新型团组织的工作取向,围绕市委把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总体基调,纵深推进“四个倾力打造”的工作思路,按照团省委履行“组织、引导、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四项职能的部署,着力推动“手机建团”、基层团组织建设、团的外围组织建设三个方面的团建创新,重点在促进企业发展、实施民生工程(含就创业)、开展青少年思想引导三个领域服务大局,以党建带团建、创先争优为契机,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形成积累,在攻坚克难中努力提高共青团工作科学化水平,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攀枝花“十二五”良好开局作贡献,向党的90岁生日献礼。
2011年工作要点已经印发,为了更好地把握并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务,再谈点想法。
首先,强调一下重点工作内容。今年的重点仍然是“4433”后面的两个“3”。一个“3”是在3个方面加强团建创新,提高组织动员能力。一是手机建团,今年要切实加大力度,确保完成推出手机建团的配套网站和实体店、实行积分制度、发展第二批联盟商家和用户的工作任务。二是基层团组织建设。在所有的乡镇街道开展组织格局创新,完成团省委下达的两新组织建团和驻外团组织建设任务(注意同步做好团员统计)。三是外围组织建设。完成青联换届,建立好志愿服务站。另一个“3”是在3个领域努力服务大局,助推“十二五”良好开局,即促进企业发展、实施民生工程和开展青少年思想引导。一是努力促进企业发展。开展安全短信活动和“青年文明号”岗位练兵短信试点,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提升窗口单位服务质量;同时,要深入开展双争双创,积极培育农村经济组织和致富带头人,深化节能减排等传统的工作项目。二是确保完成民生工程任务。简单地讲是“5+2”。“5”是市政府交办的5项民生工程任务:发放四川青年小额贷款200万元,开展农村青年技能培训200人,招募西部计划志愿者,建设1000人的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留守学生之家3所。“2”是“十二五”规划中明确的关于就业创业的2项任务,即: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建设的部分工作(创业比赛、创业孵化)和务工青年留城计划制订工作。以上工作任务都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三是加强青少年思想引导。要精心组织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的系列活动,按照团中央的要求开展青少年思想分类引导工作(重点是制订适合攀枝花的思想引导要点)。
其次,关于工作方法,要在攻坚克难中努力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是近年来中央提出的新要求,对共青团工作也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这两年,我们越来越感觉到科学化的重要性。因为工作中存在努力但很被动、努力但效果不好的情况,甚至于越忙越乱,越乱越忙,有恶性循环的倾向。因此,必须加强思考和研究,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达到掌握主动、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的目的。而且工作越忙、越难,越要重视科学。从目前的工作情况来看,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至少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强化措施,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推进创新的机制。创新是科学工作、提升效果的重要源泉。这两年我们也在推进创新,但是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推进机制,这是基层工作创新不够的直接原因。今年团中央下发了思想引导大纲光盘,并要求各地在此基础上制定本地思想引导要点,让大纲落地。这个大纲实际上是推进创新的纲领,集合了团中央在新形势下开展工作的思路、原则和众多案例。我们要在团中央引导大纲的基础上,深化“在边缘地带寻找生机”的工作思考,集中全市团组织的智慧,认真研究制定适合攀枝花的思想引导要点,做成光盘或者资料下发,推动创新智慧交流碰撞,创新意识向基层普及,创新经验广泛有效传播。同时,要形成定期报告手机建团工作、定期研究务工青年留城计划的工作机制,确保手机建团成为名符其实的“一号工程”,确保完成制定实施务工青年留城计划的工作任务。
二是狠抓落实的机制。落实是科学工作、提升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共青团工作处在转型之中,工作越来越务实,不断向体制外和新领域拓展。比如:建立各类电子台账(团情统计、农民工子女结对、非公建团、驻外团工委、小额贷款、见习基地、技能培训、重点青少年子女、学校战线见习基地等9个工作台账)、建立非公企业团组织和驻外团组织、手机建团等。近两年团干部普遍感到工作忙碌、被动。原因是我们还不适应新的工作要求,特别是少数工作不扎实、靠贴标签、搞估计应付工作的地方,尤其不适应。适应新的工作要求,首先要有保证工作力度的机制,也就是抓落实、抓执行的机制。突破难题也好,找到捷径也好,都要在工作执行推进的过程中实现。没有力度,就没有进展,没有勤奋,就没有技巧。认准的东西,必须一抓到底,保证力度。为此,不久前团市委下决心对有的单位进行了内部通报,今天又下达了指标任务,下一步还要学习团省委的做法就重点工作开展督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度并抄送同级党委。各直属团组织也要强化制度约束,特别是要利用对基层党组织进行团建目标考核的机会,加强对基层团组织的严格要求。同时要加大项目化工作力度,把资源向基层倾斜,以项目的形式调动基层的积极性,保证基层的工作力度。
三是加强积累的机制。积累是科学工作、提升效果的关键环节。首先,要形成推进专业化的机制。干啥要像啥,干啥就干好啥,比不干这项工作的人有优势,这是起码的工作要求。要做工作日志、周记,对所做的工作,做到心里有数,说的出来。要对项目和活动进行回顾总结,做到做一次工作就有一次长进、一次收获;要勤思考多实践,努力成为青少年事务专家、会展活动专家和机关工作的行家里手。要推进团组织科学管理,完善绩效考核,应用现代科技,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要努力实现有形化。要把每次工作活动的方法技巧、经验教训写下来,形成工作指南,一茬一茬地传下去,并且不断积累完善。要建设工作阵地,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载体和实践检验的平台。要强化组织观念,推动各项工作和活动转化为组织建设的成果。今年,要重点抓好大梯道、火车站和仁和广场志愿服务站建设。
四是增加人力的机制。人力是科学工作、提升效果的基本要素。人少事多是当前许多机关单位面临的普遍性、阶段性的问题,在团组织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尽管这两年,通过向区县团委派驻人员、配备西部计划志愿者、增加关工委编制,充实了工作力量,但是随着上级团组织安排的工作任务大量增加,政府重大行动和青少年事务任务加重,现有人力仍然满足不了工作需要。在增加编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要着手充实编制外工作力量。首先,希望大家认真落实团中央关于乡镇组织格局创新的工作安排,为乡镇街道团组织充实力量。其次,各直属团组织在经费有所改善的情况下,要思考增加编制外人员的问题。要注意聘请退下来的中老年同志,他们工作经验丰富、社保不用操心、不受团干部定期转岗影响等特点,对目前开展团的工作是十分有益的补充。第三,要注意探索服务外包等新的市场化的工作形式,比如:宣传信息、手机建团等都可以分解出部分工作和项目,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完成工作任务,从而缓解小马拉大车的问题。
三、振奋精神,创先争优,自觉锻炼青年群众工作本领
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已经明确,能不能做好工作,关键看干部,关键看干部是不是肯干、能干。各级团的干部要在对形势的分析把握中振奋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先活动,努力提高青年群众工作能力,有力推动今年各项目标的实现。
一要认真分析形势,振奋精神。这两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影响扩大,活力增强”的好势头。于是有的干部产生了想松口气的念头,但问题是现在不是松口气的时候。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所做的工作是跨年份的、是一个整体,跑1000米,才跑到一半,就想放松,会前功尽弃。希望大家进一步树立全局观,坚持既定的工作方向和重点不放松、不动摇,有韧劲,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还有的干部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信心不足,底气不足,不会创新,不敢碰硬,不愿做过细的工作。希望这部分干部首先要转变观念,把当前工作作为接触社会深层次问题,提高工作能力水平的契机,努力在攻坚克难中经受锻炼和磨砺,深化认识和思考,“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工作中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去年底全省党建带团建会提出,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细化落实党建带团建目标考核、推进党团阵地共建共享等,这些都是很硬的支持措施。党组织是我们的坚实依靠、坚强后盾。
二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既是党对团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激发共青团工作活力的有效形式和载体。各级团组织一定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共青团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自觉加以推进。创先争优过程中,要着力构建推进创新、狠抓落实、加强积累和增加人力的制度机制,努力提高共青团工作科学化水平,以工作的科学化推动共青团事业的科学发展。当前,要抓紧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公布承诺。二是评选表彰。“五四”期间,团市委将表彰市级“五四红旗团组织”和“优秀共青团员”,各级团组织要立即行动起来,认真按先优标准组织评选,真正把积极创新、狠抓落实、善于积累的优秀组织和个人评选出来。三是纪念庆祝。抓紧准备“七一”前的“推优入党”和其他各项纪念庆祝活动,向党的90岁生日献礼。
三要自觉锻炼青年群众工作本领。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是共青团一直以来承担的总体性、根本性的工作,也是今年党中央书记处明确指示共青团要深入研究和部署的工作。各级团的干部都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深入青年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推进学习型、创新型团组织建设,努力探索青年群众工作规律,切实提高解决青年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克服简单化、行政化(官僚化)、高端化的倾向,时刻想着群众、想着普通青年和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善于从他们的角度思考、交流和处理问题;时刻想着群众工作,努力把各项工作和活动都变成联系服务青年的桥梁纽带,加强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最终形成组织建设的成果。
各位委员,同志们,今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攀枝花发展和共青团事业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要,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和团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勇往直前,以扎实的工作、优异的成绩助推攀枝花“十二五”良好开局,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版权所有:共青团攀枝花市委主办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19002707号 川公网安备51040202000393号
联系方式:0812-3320798 邮箱:pzhtsw@163.com
网站地图